咨詢電話:0564-3271788
LOGO
公務員
2017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一)
時間:2017-04-14 15:14     作者:立知教育     點擊:2519次
分享到:
    立知教育為幫助同學們保持更好的學習狀態,每日發布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考點、熟悉命題規律、提高做題的準確率。請關注立知教育公務員筆試交流群(298682229)及立知教育官方微信(ahlzedu)。

    1.大多數橋梁是向公眾開放的。盡管一些橋梁要收取通行費,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車輛來說并不禁止通行。然而,多數網絡系統對公眾卻是不開放的。原因顯而易見--這些網絡系統是用來儲存和處理個人通信、財務數據、醫療記錄和商業秘密等敏感信息的,這些信息都跟個人和機構密切相關。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
    A.大多數橋梁向公眾開放的事實依據
    B.橋梁和網絡在開放程度方面的差別
    C.網絡系統的存儲功能及其基本特點
    D.多數網絡系統對公眾關閉的合理性
    2.在將中國文學作品譯介給國外讀者時,中國媒體與公眾往往因文化焦慮及傳播壓力,過于強調譯者對中國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曉程度,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未能再現文學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國元素心存芥蒂。事實上,不同語言的文學之間具有某種審美的和人性的通約性,使得作家們能以各自的方式抵達文學的人性殿堂。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媒體和公眾自身的文化焦慮會影響到對譯者資質的考量
    B.譯者對中國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響翻譯質量
    C.能否保留純正中國元素是考量翻譯作品質量的關鍵因素
    D.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之間具有通約性有助于跨語種翻譯
    3.城市移民化潮流的背后,更是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遷,人口遷移的潮流將中國大片尚未都市化的鄉村地區與移民城市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最初開始的以謀生為目標的打工賺錢,到今天遷移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中國農村農業生產與再生產的社會關系,農業結構及其變化過程中的財產與權力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農民向城市的流動已成大趨勢
    B.多年的城鄉二元結構已經解體
    C.城鄉的發展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D.移民潮引發了農村的重大變遷
    4.晨練是一種好習慣,但未必人人適合。從人的生理特點來看,早上6點左右,人體的血壓開始升高,心率逐漸加快,上午10點左右達到峰值,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壓的人此時鍛煉,尤其是進行劇烈運動就有可能發生意外。清晨6點到8點,人體血小板的凝聚力明顯增強,血液相對粘稠,這段時間運動可能會使心腦血管梗塞率增大。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晨練總的來說還是弊大于利
    B.晨練不宜選在6至8點之間
    C.晨練應盡可能避免劇烈運動
    D.晨練時間和強度要因人而異
    5.2016年初,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列茨在達沃斯年會上強調,過去15年,尤其是過去7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都受益于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其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很顯然,這種模式不可能持續,中國必須轉變增長模式,從過去注重量的增長轉變到注重質的提升,降低資源消耗。這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
    A.十幾年來中國一直在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
    B.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對自然資源需求增長
    C.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惠及了非洲和拉美地區
    D.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挑戰必須加快轉型
    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請加入公務員筆試交流群(298682229)
    1.【解析】D。文段以大多數橋梁的開放性引出重點話題--“多數網絡系統”對公眾不開放,并闡述了原因,D項為重點內容的同義替換。A項討論“橋梁”,非文段重點,排除。B項,文段重點論述的是網絡系統對公眾不開放的原因,而非橋梁和網絡在開放程度方面的差別,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存儲功能及其基本特點”非文段重點,排除。因此D項當選。
    2.【解析】C。A項,對應文段開頭“中國媒體與公眾往往因文化焦慮及傳播壓力,過于強調譯者對本土文化的熟悉程度”,表述符合文意。B項,對應“事實上”之后的內容,即不同語言間的通約性可使得譯者以自己的方式將作品翻譯出來,表述符合文意。C項,文段并未論述“影響翻譯作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屬于無中生有。D項,根據“事實上”之后的內容可知,該項表述符合文意。此題為選非題,因此C項當選。
    3.【解析】B。A項,由“到今天遷移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可知,城市移民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趨勢,符合文意。B項,“城鄉二元結構已經解體”無法從文段得知,不符合文意。C項,對應文段“尚未都市化的鄉村地區與移民城市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符合文意。D項,文段開頭論述移民化潮流是農村的巨大變遷,最后一句也論述到該潮流使得“農業結構及其變化過程中的財產與權力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符合文意。此題為選非題,因此B項當選。
    4.【解析】D。文段首先指出未必人人都適合晨練,后文通過并列進行多角度分述,先是提到早上6點到10點,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的人進行劇烈運動可能發生意外,接著又指出清晨6點到8點這個時間段運動可能會使心腦血管梗塞率增大,因此文段強調的是晨練的強度和時間要因人而異,對應D項。A項“弊大于利”屬于無中生有,排除。B項“6點到8點之間”、C項“劇烈運動”分別對應文段分述的部分,表述片面,均排除。因此D項當選。
    5.【解析】D。文段首先指出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接著提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挑戰,即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快速上升,這種模式不可持續,最后通過“必須”提出對策,即轉變增長模式,對應D項。A、C兩項為文段開篇背景的闡述,非文段重點,排除。B項為文段中問題的表述,非文段重點,排除。因此D項當選。
(來源:未知)
分享到:
(關鍵詞閱讀2017年,公務員,試行,言語,理解,立知,教育,幫助,同學)

在線
客服

在線客服公考服務,我們全力以赴

客服
熱線

0564-3271788
全國客服電話

關注
微信

微信掃描二維碼
頂部
嘿,我來幫您!
亚洲精品黄色_午夜成人无码国产电影荒村_婷婷九月色_91手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