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課程◆ | 事業單位課程◆ | 政法干警課程◆ | 教師課程◆ | 幼兒教師課程◆ | 其他課程◆ |
近日,湖北隨州二中女校長“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的演講在網絡走紅,文章的內容大 致是面向中學生的勵志教育,鼓勵以“吃苦”的方式,拼出優異成績,改變自我命運。文章受到了網民熱捧,“點醒了”不少成年人,也有企業的領導聯系作者,希 望其能幫助開展企業員工培訓。
我們不能否認吃苦的意義。任何時代、任何條件、任何人,都需要有承受苦難的堅忍與毅力,向著理想拼搏,永遠是值得肯定的價值觀。為了美好的明天,接受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這個論點是合乎邏輯的。
然而,這個問題還可以討論得更深入一點,或許可以讓“吃苦”的哲學觀更加豐富。就以該校長講話中所舉企業家馬云的例子來說,從應試教育的角度,馬云大概 不算一個成功者:高考三次落榜。倘若馬云一輩子蹉跎于應試教育,不斷地“吃苦”,不考上理想的大學不罷休,演出一幕如“范進中舉”的橋段,相對于自己創業 的馬云,大概也談不上多“成功”了。
所以說,“吃苦”有意義與否,關鍵是知道自己為什么“吃苦”,找對方向可能比埋頭吃苦更有意義。
居里夫人說過:“科學的探討與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報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尋得了快樂。”從學生時代的學習來說,或許本身 就該有快樂,如今卻變成了吃苦?;蛟S這本身就該反思,學習就該這么苦嗎?這位女校長在講話中說:“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 北大,而他們(指對應的其他學生)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這樣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旁觀者卻可以思考更多,在強調職業教育的 今天,在強調大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原本愛動手的學生,具備經濟頭腦的學生,在某一方面具備突出能力的學生,卻被通通逼上了追求高分這一條道路,似乎別無 選擇,對于這些學生來說,這能不“苦”嗎?
社會提供充足的可能性,保證每一個人選擇如何“吃苦”的自 由,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或許這樣的吃苦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的真諦。當然,這個議題太大,不是一篇校長講話所能涵蓋的,但公眾倒不妨想得更遠一些,對于個人 來說,明確“吃苦”的目標更為關鍵;對于社會來說,有沒有提供更為多樣的機會,讓每個個體命運具備更多選擇,提供更公平的環境,讓“吃苦”成為出類拔萃的 途徑,而不是掩蓋不公平的麻醉劑,這些也許更能決定“吃苦”意義的大小。
“吃苦”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質量之分。如“程門立雪”,為了求得學業精進,立在雪中等待,這樣的吃苦令人動容;如“范進中舉”,一個把中舉視為全部生 命意義所在,中舉之日卻精神失常,這樣的吃苦令人心酸。所以,我們在倡導吃苦價值觀的同時,其實也可以想想,什么樣的吃苦才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才能真正實 現人生的價值。
最新招考信息關注安徽人事考試網(www.g2amr.com)。
QQ群 | 公務員群368254226 | 事業單位群245397895 | 教師考編群296644428 | 幼師考編群295901011 |
醫療衛生群 314079463 |
政法干警群197449638 |
公務員面試群374638209 | 事業單位面試群495037170 | 大學生村官群230308148 | 農商行群279125158 | 三支一扶群202830870 | 護士考試群20909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