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你是一位做事情有條理的人嗎?”
這個問題的目的顯而易見——我們就是想知道對方是不是一位做事情井井有條的人。不要以為每個人都認為做事井井有條是一個優點,的確有一些人覺得把辦公桌整理的那樣整齊是一種討厭的潔癖。從對方的回答中,看看他在時間安排、責任分派、需求評估和項目進度規劃等等方面的一貫做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問問他是否認為這些極具條理性的安排,會一直給他的工作帶來更高的效率。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過于極端。極端的邋遢肯定是不好的,過分的循規蹈矩,只知按時間表做事而毫無隨機應變能力的人,我們一樣是不歡迎的。我們還可以用一些具體的問題來代替上述直白的問句。例如“能形容一下你辦公桌的布置嗎?”,甚至“能告訴我你的檔案柜中前幾個文件夾的內容嗎?”
Q2“你認為自己的時間安排合理嗎?”
時間觀念的強弱,很能反應一個人的性格。我們需要時間觀念性強的人,因為在時間面前,他們是主動者,因此也將是受益者。我們這個問題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一下對方是不是一個“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是不是一個善于安排自己的時間表,善于規劃不同輕重程度的任務的人。
“每天早上,我都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在一張紙上,并且在一天中隨著工作的進展,不斷的更新他它。”
“我很喜歡和我的同事們交往,但是在某些需要我在某些工作上集中精力的日子里,我就會為自己在每天都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一個拒絕任何外界干擾的時間。這樣我就可以高度的集中我的精力以高效的完成工作了。”
“我幾乎每次都是按時完成任務的。但是,當由于某些因素使我實在無法在規定時間里完成的話,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快的效率彌補上去。我是從不寬容自己的拖欠的。如果遇到類似這樣的回答,我想我們應該對應聘者的時間觀念有了一定的信心了。”
Q3“你是如何看待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的?”
當今世界確實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商業領域更是這樣。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各個公司都必須不斷的根據當前的形勢對公司做出相應的調整,調整自己的技術流程、產品結構或者是管理方式。這就要求公司內部的職員們也能迅速的做出調整,以適應公司的變化。因此,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要考察一下應聘者是怎樣看待變化是的世界。有下面這樣一個回答:
“前一段時間,我所在的公司決定在互聯網上為自己建立一個“虛擬店面”的主頁,而我就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在一名網頁設計員的協助下,要在8周之內將公司的這個計劃付諸實現。其實在此之前,我本人對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一無所知,因此我覺得,公司之所以信任,讓我來負責這個項目,大概就是因為他們了解我這個人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非常強。于是我們開始了工作。我們仔細分析了這個項目,給出了幾套可行方案,并最終確定下來其中最優的一套,并著手開始實施。我和一個我以往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傳媒打了足足兩個月的交道。在我們的“虛擬店面”投入使用的第二個月里,公司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
通過這個回答,我們不難看出,對方不僅僅是一個能夠去適應變化的人,更是一個喜歡變化并且愿意在變化中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人,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人。一個不求變化、墨守成規的老古董,是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
Q4“你一般是怎樣做出重大決定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由于各個公司情況的不一樣,我們所期望得到的答案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說,在一家航空公司招聘機長這個職務時,我們更愿意聽到對方是一個忠實于儀表數字的人,是一個精確的按數字辦事情的人。而在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招聘業務經理的時候,他們可能更希望看到對方的靈性和直覺。
“當我面對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要去做的時候,我往往會向其他人討教,盡量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考慮進去。但是最終,還是需要我一個人來最后敲定的。”一點都不錯,一個人的職位越高,就會有越多的決定需要他親自來做,也就會有越多的責任需要他來擔負。(這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也許吧!)因此,應聘者是否善于作決定同時又敢于負責任的人,是我們考慮是否錄用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緊隨上面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具體的問一下對方,“你能談你的上一個重要決定嗎?”之類的問題,以加強在這方面對對方的掌握。
Q5“你在壓力下還能夠很好的工作嗎?”
這個問題的目的也是“溢于言表”的,但你會發現幾乎每個應聘者都會告訴你“當然了”。真的都是這樣嗎?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類似問題的區分方法了??纯此懿荒芙o出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證明自己吧。比如說一些趕期限的例子。但要注意,這些不得不風風火火的事情,是因為他自己的懶惰拖沓而造成的嗎?如果是的話,我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再試著問對方一些細節的問題,“能給我講一個你在壓力下犯過的錯誤嗎?”等等。因為你問題的細節化,實際就是在追問下給對方造成一些無形的壓力??纯磳Ψ绞欠裼行┚o張?是否有回答和簡歷不符的地方?這可以幫助我們淘汰掉那些不能夠在壓力下很好工作的應聘者。